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2021年起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發展階段。
從更大的時空范圍看,這個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整個歷史進程中一個不同尋常的發展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這個初級階段,開始于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大體需要100年左右時間。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調整,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環境的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階段性特征和發展要求,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比如按照我們黨的重要文件的表述,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志,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以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六大以后,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等。由此可見,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明確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任務,作出體現階段性發展要求的戰略部署,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職責,也是我們黨在長期執政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那么,這個新發展階段究竟“新”在哪里呢?
“新”的發展基礎。經過“十三五”時期的努力,我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累積起來的雄厚綜合國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又得到新的大幅度提升。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F在,我國已經形成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市場,已經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任務、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勞動年齡人口保持在9億人左右,國家整體創新能力、產業基礎、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如此雄厚的物質基礎、豐富的人力資源、強大的科技實力、完善的產業體系,這在以往是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的。
“新”的發展任務。新發展階段的任務已經由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表明在新發展階段,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更高、現代化程度更高、現代化標準更高,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的現代化,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全面實現的現代化,是包含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在內的全方位現代化,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質的高標準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有機銜接、接續推進,把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要求,從九個方面確定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并且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六個新”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所有這些發展目標、發展任務,都體現了新的發展要求。
“新”的發展主題。進入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心將逐步從重視經濟規模的“高增速”轉到提高效率和質量上來,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的發展主題。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充分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從供給看,高質量發展要求實現產業體系比較完整,生產組織方式網絡化智能化,創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響力、核心競爭力強,產品和服務質量高。從需求看,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從投入產出看,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提高勞動效率、資本效率、土地效率、資源效率、環境效率,不斷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分配看,高質量發展要求實現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場評價的貢獻。從宏觀經濟循環看,高質量發展要求實現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循環暢通,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和空間布局比較合理,經濟發展比較平穩,不出現大的起落。
“新”的發展環境。從國際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環境日趨錯綜復雜。一方面,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正在深刻調整,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和后果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義、排外主義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從國內看,我國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特別是我國經濟面臨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疊加、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外部沖擊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等多重影響??梢哉f,我國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復雜環境。
“新”的發展難度。新的發展任務、發展主題和發展環境,也意味新發展階段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難度。比如,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部署,2035年要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約2萬美元。這意味著按現有不變價格計算,到203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在現有100萬億元人民幣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200萬億元人民幣。實現第一個100萬億,如果從1949年算起我們用了71年,即便從1978年改革開放算起也用了42年,這還是在大多數時期沒有考慮環境承載力、資源匱乏、氣候變化、國際競爭加劇等約束情況下實現的,加之我國計劃到2030年碳排放要達到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所以我們要用15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發展任務,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總起來看,這個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由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向世界上最大的中等發達國家轉變的發展階段;是由基本實現了工業化,朝著工業化向縱深發展、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演進,全面實現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的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階段;是由仍然存在相當程度的城鄉二元結構,向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推進,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城鄉社會一體化的發展階段;是由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等收入群體占總人口比例比較少、東西部發展差距較大,轉變為中等收入群體占總人口大多數、區域發展差距明顯縮小、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的發展階段;是由科技創新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轉變為在諸多科技領域處于世界前沿水平、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發展階段;是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階段;是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在世界領先的發展階段;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在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基礎上,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發展階段;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參與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擁有與大國強國地位相匹配的話語權,為人類作出新的重大貢獻的發展階段。歸根到底一句話:這是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升級轉段”的發展階段。
顯而易見,進入這樣的新發展階段,實現新發展階段的目標任務,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鴉片戰爭之后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和危機,陷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從那時以來,實現民族復興成為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偉大夢想和不懈追求。這個復興,是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和國際地位等全面的復興,其根本目標就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中華民族以強健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為了這個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矢志不渝。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帶來中國歷史的巨大變化,成為民族復興進程中的重大標志性事件。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民族復興事業頓時煥然一新。新中國的成立,開始了人民當家作主和社會主義基礎上推進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40多年的改革開放,賦予這個復興以新的強大生機和蓬勃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特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仡櫄v史,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這是經歷了多少奮斗和犧牲、艱辛和苦難才贏得的偉大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再接再厲,堅韌不拔、排除萬難向著民族復興既定目標持續不斷地邁進。進入新發展階段,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歷史性大跨越;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根本標志和核心內容。到那個時候,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我們這個擁有14億多人口、9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的東方大國,用百年時間走完西方國家幾百年走完的現代化歷程,有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總量1.5倍的中國人民邁入現代化社會。這樣的發展成就,這樣的歷史性巨變,真正是中國歷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不可復制的奇跡!
進入新發展階段,完成新發展階段的目標任務,對于展現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對于振興世界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從遭受嚴重挫折到逐漸走出低谷的發展變化歷程。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標志,世界上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意識形態的對比態勢正在發生有利于社會主義的深刻變化?!爸袊巍迸c“西方之亂”的鮮明對比,進一步顯現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優勢,進一步表明社會主義始終具有蓬勃的生機活力。鄧小平同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便指出:“我們中國要用本世紀末期的二十年,再加上下個世紀的前五十年,共七十年的時間,努力向世界證明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我們要用發展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實踐,用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優于資本主義制度,讓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認識到,社會主義確實比資本主義好?!彼€滿懷信心地預言:“到下世紀中葉,能夠接近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那才是大變化。到那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编囆∑酵镜倪@些戰略預見和戰略謀劃,在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接續奮斗中正在逐步變為現實,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經過全黨全國人民在新發展階段的苦干實干,一定會完全實現。放眼過去、現在和未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和整個世界的格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譜寫了世界社會主義500年來最華彩的篇章。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決定性成就,來雄辯證明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越性。
進入新發展階段,完成新發展階段的目標任務,對于推動人類進步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當今中國是一個全方位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是一個同國際社會互聯互動變得空前緊密的中國,是一個對內決策的國際意義和對外決策的國內影響顯著提升的中國,我們在謀劃和實現自身發展進步的同時,必然也全面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環顧五洲四海,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困擾全球,貧富分化、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疫情流行等問題層出不窮,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和巨大成就,破除了近現代以來西方社會發展模式的一統天下,成為開辟人類社會發展新道路的偉大創舉。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實現中國的現代化,用自身的成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巨大優勢,大大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無疑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事業!
綜合分析新發展階段的國內外形勢,我國既具備過去難以想象的良好發展條件,也面臨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環境最為嚴峻復雜、安全風險最多最大的困難和挑戰。盡管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國際格局發展演變的復雜性、世界經濟調整的曲折性、逆全球化動向的頑固性、國際矛盾斗爭的尖銳性、國際秩序重塑的長期性,都變得越來越突出。這就需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出發加強運籌和謀劃,辯證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既增強機遇意識又增強風險意識,更加重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加重視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努力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積極營造對我國發展有利的國際國內環境。這里的關鍵還在于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把促進國內發展放在首要位置,統籌各方力量和行動,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快深層次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使一切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創造力量充分涌流,盡快提升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這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最可靠基礎。
“十四五”時期是新發展階段的開局起步期,是我國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實施好“十四五”規劃事關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局,意義重大而深遠?!笆奈濉睍r期,我國發展面臨矛盾疊加、風險增多局面,但總體上仍然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在新發展階段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本取決于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必須堅持黨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切實貫徹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推動全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新發展階段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證。
展望新發展階段這30年上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新機遇新挑戰層出不窮的世界,是一個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深度調整的世界,是一個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變化的世界。這30年,正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攻堅沖刺期”,也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又一個“創業期”。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引領,有14億多中國人民聚合起來的磅礴偉力,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實現新發展階段的奮斗目標,為人類進步事業創造中國經驗、提供中國方案。這是充分展示人類雄心和智慧的偉大創舉,是何等崇高而豪邁的千秋偉業,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都應該為之滿腔熱情地不懈奮斗!